全国两会期间,“班中餐补贴发放方式”在笔者的朋友圈刷屏,引起广大煤矿职工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杜儿坪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在提高和规范煤矿井下艰苦岗位津贴的建议中提到,班中餐补贴发放应直接发放给个人。
全国煤炭企业班中餐发放方式各不相同,职工满意度也各不相同。班中餐补贴发放应该参考什么标准?笔者认为,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满意度才是班中餐补贴发放的最佳标准。
煤矿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确定了班中餐补贴标准,不过在一些煤炭企业,因井下条件所限,职工补贴使用不完,每月还可结余两三百元。职工因此希望,补贴可直接发放给个人。还有些职工会思考,班中餐以食品的形式发放给职工,每餐质量能不能保证?饭菜是不是可口?职工能不能吃饱?
持续热议中,有网友也列举了一些煤矿企业的好做法。以中煤新集公司为例,早在2011年4月,该公司刘庄煤矿就率先建立了班中餐一卡通消费系统,对于在井下工作8小时以上(含8小时)的职工,每班充值8元班中餐费用。职工凭个人一卡通在井口班中餐自选区、矿内食堂、井口超市消费,职工可以按自己的需求选择喜欢的食品,由个人带入井下。这种方式,一直以来受到一线职工欢迎。
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为了职工吃饱、吃好;另一种则是从根本上满足职工需求。班中餐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体现的是企业真正站在职工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职工、爱护职工、为职工服务。
“班中餐补贴发放方式”引发热议的背后,体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煤矿工人生活、劳动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的关注。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职工的痛点、难点不仅关乎职工个人的满意度、幸福度,更关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职工,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让职工群众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