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新”求突破 转型发展蹚新路
经过高效整合重组的晋能控股集团,勇于承载使命,主动担当作为,聚焦“六新”求突破,转型发展蹚新路,团结带领47万干部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争朝夕抓落实,高效推进促提升,主要指标开创历史,工作成就鼓舞人心,一个经济总量占全省国企业三分之一的能源航母扬帆起航。今年第一季度,晋能控股集团商品煤产销量、发电量、利润等主要指标均大幅提升,实现首季“开门红”。
晋能控股集团成立以来,稳步实施煤炭“减”“优”“绿”发展战略,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先进产能,建设智能产能,发展绿色产能。仅2020年,就关闭退出矿井16座、退出产能1295万吨,减量重组矿井13座、核减产能690万吨,退减产能占全省全年总退出产能的62.4%。 同时,充分发挥千万吨矿井集群优势,大力推进以5G技术为代表的煤矿智能化建设,塔山、同忻、麻家梁3座矿井实现了井上下5G网络全覆盖;建成了塔山、沙坪、寺河等18座矿井2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8%。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实施小(无) 煤柱回采,建成全封闭储煤棚,完成58座煤矸石堆场附属环保设施建设及生态恢复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电力集团以塔山发电公司为试点,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等新技术与发电生产实际深度融合,逐步开启智慧电厂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电力集团下属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建成了第二条异质结电池中试线,光电转换效率从18%提升到22.8%,成为全行业第一个实现M6尺寸大硅片技术的异质结生产线,产品技术全行业领先,销售足迹遍布全球,助力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
装备制造集团加快科技含量高、品牌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产品研发生产,开发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全国功率最大的高功密双冷电机研制成功;全省首套液压支架清洗除锈机器人投入使用;国内最大工作阻力的高端放顶煤液压支架研制成功。
晋能控股集团还联合国内一流科研院所的优质资源和顶尖科学家,进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智能化建设科研攻关。2020年,晋能控股集团有49 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亿吨级老矿区科学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9 个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晋能控股集团坚持“项目为王”的原则,强弱项,补短板,只争朝夕、笃定前行,持之以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共安排重点项目107项(基本建设55项、技术改造52项),总投资1947.13亿元,2021年度投资计划201.87亿元。目前,38个“六新”产业项目有序推进,集团公司正着手编制“碳达峰、碳中和”5~10年规划,精心描绘新时代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画卷!
煤业集团塔山矿井下中央泵房巡检机器人替人工对设备、场所进行巡检 赵军 摄
电力集团塔山发电公司多场景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式“上岗” 高海峰 摄
装备制造集团力泰公司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大幅提高缸柱加工能力 吴洪波 摄
电力集团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单晶PERC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投入规模化生产 王波 摄
电力集团阳光发电公司通过5G+VR实时监控煤场 傅玉珠 摄
双创中心真三轴刚性压力机实验检测平台投入使用 记者 胡雅琼 摄
煤业集团同忻矿通过装车联动控制平台,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 庞占军 摄
装备制造集团金鼎公司生产的重型放顶煤智能化成套装备 李浩阳 摄
装备制造集团开发的适应无烟块煤的先进气化技术JM-H炉投入试运行 王珂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