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腰佩自救器、脚踏雨靴……在一矿井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热爱矿山、扎根煤海,迅速完成从大学生到一线队长的蜕变,他们是肩负重任的兵头将尾,誓要做矿山后起之秀。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深入一矿井下,听一听大学生采掘队长们奋斗的故事。
齐英:“现场是最好的教科书”
乘猴车8分钟,然后坐人车40分钟,再徒步30分钟,记者来到了一矿15304工作面看到,伴随着机器轰鸣声,采煤机上巨大的“转盘”不断“撕裂”着煤层,一块块“乌金”掉落到刮板输送机上,然后缓缓运至地面。
“15304工作面走向长1535米,剩余走向长150米,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工作面第19架,使用的采煤机是德国进口的,具有故障率低、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为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有力保障……”说起井下生产情况,一矿综采五队副队长齐英头头是道。
齐英,1994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朔州市,2019年6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取得了矿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上学期间,齐英跟随导师参与了“低透气性高瓦斯矿井”项目研究,让他对煤矿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因此与华阳集团结缘。
实践出真知。齐英认为,仅仅理论扎实是不够的,现场是最好的教科书。参加工作后,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一线,努力适应井下作业环境,很快与煤矿工人打成一片,从一知半解到自己编写出第一本规程,从跟着师傅学习操作到独自带班组织生产……经过近4年的时间,齐英得到了历练。
2022年2月,15304工作面进入大型过构造期。“第一次遇见这么大型的构造,一开始我们采用八点班打眼、放炮,四点班生产、割煤的传统作业方式,但由于构造时间长,导致八点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齐英说,“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四点班提前进行停机打眼,再由八点班进行放炮,让八点班上井的时间提前,调整职工的作息时间,让大家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队长带头干,职工跟着干。过构造期间,齐英主动放弃休假,经常在工作面“蹲守”十几个小时,第一时间组织大家解决现场的问题。11月底,综采五队平稳渡过了此次大型构造。
王浩然:“基础管理是最关键一环”
在15304工作面,同样担任一矿综采五队副队长的王浩然正在认真查看顶板支护情况。
“顶板支护是安全高效开采的根本保障。”王浩然说,“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加注煤岩体加固剂,就是俗称的胶,进行顶板维护,但15304工作面过构造期间,边缘地区顶板条件不是很好,注胶量较大,部分地段需要人工运输,施工效率和质量都不太理想。”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王浩然深知,大学生队长不能只会“纸上谈兵”,更要“躬行”到位,切实帮助队组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他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认真查阅技术资料,反复推敲试验,与大家密切配合,在回风巷安设远程注胶泵,采用远距离注胶工艺,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7年,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王浩然也面临着最重要的选择。了解到华阳集团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因而他选择了这里。参加工作后,拉架、放煤、扛柱,生产一线处处都有王浩然的身影,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王浩然平均每月下井班数16次以上,每班下井时间14小时以上,最长的一次,在工作面处理机电设备故障,持续了近25个小时。
井下多变的地质条件激起了王浩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工作面顶板破碎、滚帮流矸的情况下,怎样管理维护顶板?”“遇到过构造,如何调整循环?”遇到难点,王浩然总喜欢刨根问底。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在第22届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示范赛上,王浩然获得了采煤机司机工种铜奖。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浩然对安全生产工作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采煤工作面基础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特别是在设备检修上,把油脂加注、螺栓紧固等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做标准,就能降低设备事故率,保障安全生产。”王浩然说,“下一步,我们面临搬家倒面,要科学制定计划,合理排布工期,保质保量完成末采收尾工作的同时,提前做好新工作面的设备检修调试及标准化工作,为高产高效打好基础。”
魏国帅:“坚持以创新思维破难题”
离开15304工作面,步行15分钟,乘人车15分钟,坐猴车5分钟,记者来到了一矿开拓二队负责施工的15405高抽巷。
开拓二队副队长魏国帅正在安排当班作业:“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注视顶板和两帮的矿压显现,及时跟进顶、帮支护,爆破后要在警戒距离外等候30分钟,确认炮烟散尽、通风正常、无有毒有害气体,才能进入作业现场。”
“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变命运,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人们对煤矿的误解。”2018年6月,魏国帅从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毕业后,选择回到华阳。“我爷爷和父亲都曾是一矿职工,所以我对煤矿有着特殊的感情,毕业后决定回到家乡、来到华阳,接过他们的‘接力棒’。”魏国帅说。
扑下身,才能沉下心。从小长在矿山的魏国帅,不仅熟悉煤矿环境,还了解矿工想法,他很快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4年的时间,从普通工人到见习技术员,再到副队长,魏国帅对生产现场的了解,从一个头面、一个采区逐渐扩展到全矿,掌握的知识也从简单的炮掘工艺逐渐扩展到综掘、综采的方方面面,实现自我蜕变。
勤钻研、善思考是魏国帅的“标签”。2022年,他参与编写《低位抽放巷掘进期间断面优化推进方案》,提出解决低位抽放巷遇K2石灰岩时,掘进效率低下和材料消耗严重的新设想。同时,开拓二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克服过构造、搬家倒面、过空巷等困难,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和成本管控不超支,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12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23年怎么干?魏国帅表示,要坚持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乘远距离可视化管理和5G智能化矿山建设的东风,积极学习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升掘进科技含量,提高单进水平,以崭新的姿态、用奋斗的脚步诠释新时代大学生采掘队长的风采!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齐英、王浩然、魏国帅用辛勤的汗水、用智慧和力量谱写着美丽的青春华章,他们是华阳大学生采掘队长的缩影,他们用实践证明,投身矿山、扎根煤海是正确的选择!未来,将有更多大学生采掘队长在华阳这片热土上向下扎根,淬炼自我,弄潮煤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