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促进煤炭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发布时间:2024-08-02  来源:中国煤炭报  访问量: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煤炭行业全面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煤炭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煤炭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煤炭市场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煤炭国际交流合作跃上新台阶”的高质量答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煤炭行业要坚持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责任,坚持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找准在能源强国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持续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协同推进能源保供与煤炭绿色转型发展,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煤炭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取得成效,全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大幅提高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煤炭、交通运输、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全面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煤炭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跨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煤炭行业始终把确保能源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质量显著提升。一是煤炭产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兜住了国家能源安全底线。全国煤矿数量由2014年的1.3万多处减少到4300处左右,原煤产量由38.7亿吨增长到47.1亿吨;建成年产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82处,核定产能13.6亿吨/年;建成安全高效煤矿1146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8%提高到70%以上,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开发布局深度调整,晋陕内蒙古新四省(自治区)原煤产量由26.2亿吨增加到38.3亿吨,占全国产量比重提高到81%以上。二是深入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煤炭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不断提升。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全断面硬岩巷道掘进机、煤矿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实现工程应用,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技术和装备研制成功,并正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开展工业化示范,大型矿井建设、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燃煤超低排放发电、现代煤化工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煤机装备制造规模位于世界前列。煤矿智能化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24年5月,全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9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232个,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超过60%以上。2023年,煤炭行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0%左右,比2014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三是胸怀“国之大者”,煤炭保供稳价彰显了“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2021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折不扣落实煤炭保供稳价政策措施,不讲条件、不讲代价,努力增产保供,主动对接电力企业,确保电煤稳定供应。一批大型煤炭企业主动承担电煤保供任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挺起了国家能源保供的脊梁。


      煤电产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奠定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坚实基础。一是煤电的能源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稳固。全国燃煤发电装机由2014年的8.25亿千瓦增加到2023年的11.6亿千瓦;燃煤发电量由4.2万亿千瓦时增加到5.4万亿千瓦时;燃煤发电以不足40%的装机容量贡献了近60%的发电量;煤电装机超低排放改造超过10.7亿千瓦,占比90%以上;燃煤发电与供热耗煤量由2014年的19.7亿吨增加到2023年的29.6亿吨;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煤耗由319克标准煤下降到301.6克标准煤,煤电清洁高效利用与超低排放水平大幅提高。二是煤电一体化凸显产业协同优势。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化引领下,目前已经形成了国家能源、中国中煤、中国华能、中国华电、国家电投、晋能控股、陕煤集团、淮河能源等一大批煤电一体化发展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大型煤炭生产基地配套建设了一批大型坑口电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煤电产业融合发展优势越来越突出。三是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与价格机制发挥了煤电产业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作用。在煤电双方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开始建立并实施了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实现了资源有序供应,抑制了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巩固了煤电双方战略合作关系,为全国煤炭市场平稳运行和煤电产业互利共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煤焦钢产业以市场化机制为先导,迈上了战略协同发展的新步伐。煤焦钢产业链是现代钢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炼焦煤是我国优势稀缺资源,资源储量仅占20%至25%,且“骨架煤”——主焦煤和肥煤储量仅占10%左右。为充分利用好炼焦煤资源,煤焦钢企业不断研究提高资源回采率、精煤回收率,提高焦炭质量,增加喷吹煤用量等技术、工艺和装备,炼焦煤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高炉综合焦比由2014年的672千克/吨下降到566千克/吨,高炉碰吹比由147千克/吨提高到154千克/吨;吨钢综合能耗由584.7千克标准煤下降到557.1千克标准煤,煤焦钢产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为加强煤焦钢行业交流合作,建立了由煤炭、钢铁2家协会和4家焦煤企业、4家钢铁企业组成的“2+4+4”定期沟通机制,建立并完善了炼焦煤长协价格机制,奠定了煤钢焦和煤焦化产业链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


      煤化工产业以科技创新攻破“卡脖子”技术为驱动,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发展跨入新阶段。经过2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煤焦化、煤制合成氨等传统煤化工基础上,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从示范到产业化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核心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100万吨级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取得成功,400万吨级煤炭间接液化顺利投入运营。全国煤制油产能由158万吨/年增加到931万吨/年;煤制气产能由27亿立方米/年增加到74.55亿立方米/年;煤(甲醇)制烯烃产能由226万吨/年增加到1872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能由112万吨/年增加到1143万吨/年。在煤基新材料方面,碳化硅、硅烷、石墨烯、锂电池负极材料和BDO(1,4丁二醇)、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高端精细煤化工产品与“卡脖子”技术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


      煤炭仓储运输业以运输干线和储备基地建设为重点,夯实了全国煤炭稳定供应保障的根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决定了运输干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一是煤炭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大幅缓解。近10年来,为适应煤炭开发布局向西部转移,建成了瓦日、浩吉等煤炭铁路干线,完成了集通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新疆将淖铁路建成投入运营,大幅提高了新疆煤外运能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七纵五横”煤炭铁路运输网络。全国铁路煤炭发送量由2014年的22.9亿吨增加到2023年的27.5亿吨。二是煤炭港口接卸能力大幅提高。北方煤炭下水港、南方主要接卸港口功能不断完善,吞吐能力逐年增加。北方七港一次下水量由2014年的6.8亿吨增加到2023年的8.8亿吨,有力保障了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煤炭需求。三是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搭建了煤炭立体输送网络。目前全国已建成39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其中33条是以煤电和新能源为主的输电通道,缓解了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煤炭长距离外运压力,系统性提高了全国煤炭稳定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四是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奠定了应急保障基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在主要煤炭消费区和主要中转地,一批煤炭储备基地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铁水联运、特高压输电+应急储备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2.强化煤炭在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原有国际经贸格局和规则面临调整,在全球产业链分工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能源技术、绿色技术、人工智能等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跨领域科技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对全球创新版图、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方面的重塑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


      从国际能源供需格局看,近年来,原油、天然气和煤炭市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波动变化,俄乌冲突重塑了国际油气供需格局;中东局势与巴以冲突,导致能源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苏伊士运河货轮意外搁浅事故、红海危机,增加了对世界黄金水道风险的担忧。同时,能源转型加速推进,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电力行业成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关键领域。随着全球电力需求增长和低碳转型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国际能源市场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方向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能源工业推动能源结构加快调整优化,新能源替代强度不断提高。全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由2014年的4.92亿千瓦增加到2023年的14.7亿千瓦,发电量由1.24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25万亿千瓦时,净增1.0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煤炭4.5亿吨左右。初步预测,“十五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进入峰值平台期,煤炭行业即将进入产量零增长阶段,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攻坚时期。


      从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趋势看,煤电、煤焦钢、煤建材、煤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产品产量高位波动、增幅回落期。


      煤电产业:燃煤发电量增速由2002年至2007年的年均15.4%回落到2008年至2013年的年均6.6%、2014年至2020年进一步回落到年均2.2%;受水电和风光发电量波动影响,2021年以来,燃煤发电量增速呈现明显的波动变化。


      煤焦钢产业:受房地产、传统基建投资下降影响,全国粗钢产量增速由2002年至2007年的年均21.9%下降到2008年至2013年的年均8.8%、2014年至2020年的年均3.9%;2021年以来出现连年负增长。


      建材水泥产业:全国水泥产量年均增速由2002年至2011年的12.5%下降到2012年至2020年的1.5%,2021年以来出现了连年负增长,水泥产量由2014年的24.8亿吨下降到2023年的20.2亿吨。


      煤化工产业:煤头合成氨、煤焦化工等传统煤化工处于平稳发展态势;煤化工代表性产品煤制甲醇产量由2014年3740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7487万吨,翻了一番;随着一批大型现代煤化工项目落地和煤炭低温热解分级分质利用工业化生产,现代煤化工产业继续保持适度增长。


      全国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增速的演化表明,我国煤炭消费结构、消费强度发生了质的变化;煤电成为拉动煤炭消费的主要动力,煤焦钢、煤建材行业耗煤平稳回落,煤化工行业适度增加。全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速由2002年至2007年的14.8%下降到2008年至2013年的8.7%,2014年至2020年年均增速进一步下降到0.09%,2021年以来呈现波动变化态势。我国煤炭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变化,带动煤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迈进新的发展阶段。


      从我国煤炭的地位作用看,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当担。一是肩负着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使命担当。综合多家权威机构研究成果,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在2029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并将在总量平台小幅波动回落;到2035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至44%左右。煤炭作为兜底保障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能源安全保障的使命担当不会改变。二是肩负着支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使命担当。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5.85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的52.9%,发电量占30%左右;煤电装机比重首次将至40%以下,但煤电发电量仍占总发电量的近60%,同时,还承担着为新能源发电调峰和顶峰负荷时段的应急保障功能。预测,今年或明年全国风电发电量将历史性超过1万亿千瓦时,并将很快超过水电发电量。水电叠加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和间歇性,更加凸显煤电的调峰和应急保障的重要性。三是肩负着煤炭由燃料向工业原料和煤基新材料转变的使命担当。煤炭是以碳元素为主,含有氮、氢、氧、硫、磷和硅、铝、钙、铁等多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随着煤基新材料科技创新发展,煤炭原料属性和工业价值将越来越突出,煤基精细化工产品和高端新材料将成为煤炭新的利用途径。四是肩负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担当。我国黄河流域煤炭产量占全国的80%左右,14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有9个地处黄河流域。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负外部性,决定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肩负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要走资源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之路。


      3.加快建设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 构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格局。煤炭产业链供应链是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建设,努力推动构建煤电、煤炭储运、煤焦钢、煤建材和煤化工、煤基新材料产业贯通、人才融通、科技联通、经济融合的煤基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强化运用深化改革的方式割除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体制机制弊端,促进产业贯通,提升煤基产业链协同化发展水平;要强化产业链科技创新联盟作用,促进人才融通和科技联通,提升煤基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有机协调,促进经济融合,提升煤基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水平。


      深入开展煤炭资源精细勘查与科学评价,推进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煤矿建设,提高煤炭产业生产力总体水平。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资源储量占世界第三位;我国也是煤炭生产大国,原煤产量占世界的50%以上;经过几十年高强度开采,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多数矿区资源逐渐枯竭,可供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晋陕内蒙古和新疆地区。根据对我国现有生产煤矿和在建煤矿产量趋势分析,按照2035前年均40亿吨以上的煤炭需求和支撑2060年前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全国还需要新建煤矿产能8亿吨/年左右。为满足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煤矿建设需要,一是在晋陕内蒙古新和其他主要产煤省份有针对性开展资源精细勘查和科学评价,提出可供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的井田位置、资源量和建设规模,为开展矿区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大型矿区产能有序衔接。二是持续推动智能化煤矿建设,优先发展大型露天煤矿,提升煤炭产业整体生产力水平。三是研究建立煤炭弹性产能机制和煤矿弹性生产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大型现代化智能化煤矿优势,通过自主调解煤矿生产能力,主动适应新能源波动、煤电应急调峰需要,确保全国煤炭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加强煤炭长距离输送与储备体系建设,提高煤炭供应与应急保障能力。我国煤炭生产重心越来越向西部转移是必然趋势,煤炭长距离输送和储备体系在安全保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发挥各级政府、中央和地方企业各方市场的主体优势,加大瓦日、浩吉、新疆煤外运通道配套支线、连接线、装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煤炭智慧物流系统,提高煤炭铁路、水运、港口接卸畅通衔接,提高运煤主通道运输能力。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力度支持公转铁政策落地,减少公路长距离煤炭运输,提高煤炭输运系统清洁低碳化水平。加大税费优惠、土地使用等方面政策支持,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和主要消费用户建设铁路专用线,提高煤炭转运效率。充分利用财税支持政策,完善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和运营措施,发挥好储备基地应急保障功能。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更好发挥煤电“压舱石”和基础性支撑作用。认真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电一体化和煤电联营发展经验,深化煤电体制机制改革,释放煤电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鼓励大型煤炭能源企业集团新建大型现代化煤矿配套建设大型坑口电厂;支持煤电企业相互参股控股大型煤电项目,推进煤电企业联营;推行煤电双方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作,签订3年至5年甚至长期电煤供需合作协议,稳定市场预期;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电煤年度合同履约兑现,以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理念,运用大数据、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我国煤电与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跨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现代煤化工和煤基新材料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低碳化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要围绕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卡脖子”产品和技术开展攻关,重点发展煤制可降解塑料、聚奈二甲酸乙二酯(PEN)等高端高附加值新品种,持续做好甲醇、烯烃等产品的高附加值利用。推进费托合成油、煤焦油中环烷烃、含氧化合物、芳烃等高值组分的综合利用,加大力度发展特种油品、高端碳材料、橡胶助剂以及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的研发与攻关。要充分发挥陕北、哈密富油煤资源优势,加快推动富油煤低温热解分质分级利用产品方向和产业化研究,弥补我国油气资源不足,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要推动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盐化工产业融合,发挥相关产业创新联盟作用,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具有特色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新格局。


      (作者张宏,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