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石的煤炭产业,如何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保持持续发展?答案是建设“零碳矿山”!
自2023年余吾煤业公司被列入山西省首批创建“零碳矿山”试点单位以来,该公司系列“碳”索之路全面展开——今年2月份,北风井超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项目被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列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项目。该项目可实现年碳减排量为14.72万吨。
吨煤电耗是余吾煤业公司“零碳矿山”创建的两项核心指标之一。近日,余吾煤业公司节能环保科主任员赵晓东牵头,正在核算从2020年到今年的吨煤电耗情况,他们从瓦斯发电、余热利用、绿电进网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旨在实现年度电耗从3.1亿度降至1亿度的目标。
据介绍,该公司持续开展了深化瓦斯利用、优化生产系统、用电精准计量等工作。目前,在他们的测算下,北风井瓦斯发电、中央区瓦斯发电等可实现电耗下降5.58kwh/t。将2020年到2024年的碳排放量进行了纵向对比,在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碳排放强度由21万吨下降至16万吨,今年1月份,总耗电量同比减少80.73万kwh,下降2.34%。
在今年的第一次“零碳矿山”推进会上,余吾煤业公司确定了22个大项目、29个小项目的建设举措,其中包括建立能耗统计系统、开发CCER资产等节电减排项目。该公司供电科、后勤部、运输科等单位明确了重点牵头的项目,并提出节能减排措施。以后勤部为例,他们牵头“地面供热系统精准计量”项目,瞄准用热和用气的节能,稳步推进增加计量表监测、供热智能化改造等工作;瓦斯抽采科牵头的“8%以上瓦斯全部利用,8%以下瓦斯利用率达到90%”项目,今年1月瓦斯利用率为58%。北风井 8% 以下瓦斯已采用 RTO 氧化发热及发电方式加以利用,南风井 8% 以下瓦斯采用 RTO 氧化发热利用的方式已于 2 月试运行。
“零碳”并不是指没有碳的排放,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创建路径,实现对碳排放的抵消。如果一吨煤在生产过程中,属于低碳或者零碳,那么这样的商品煤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显而易见的。为此,余吾煤业持续探索和完善创建思路和举措,形成了“12341”的零碳矿山建设规划,即打造一个零碳余吾品牌;围绕碳排放量和吨原煤碳排放量两项核心指标;实施2025年-2027年的三年行动;紧扣节能降耗减碳、绿色供能低碳、瓦斯利用降碳、矿区增汇固碳四大抓手;构建一个零碳矿山协同管理平台,最终实现“零碳矿山”的创建目标。
四大抓手既是举措,也是推进过程中的手段。目前该公司正在推进光伏665工程,全面建成后,预计发电量可达到1800万千瓦时/年;风光互补路灯方案已敲定,安装工作正在推进;完成了高耗能电机排查统计,按照项目推进计划,制定《2025-2028年电机更新淘汰计划》,今年计划淘汰更换46台。2025年-2028年,该公司在采煤工作面运输机、主提升系统,推进设备变频改造和推广永磁同步技术使用,全面提升采、运生产系统用电设备能效。截至目前,井下综采工作面运输机、主提升系统已全部完成变频改造,今年引进一部永磁驱动皮带,预计3月完成安装,该项新技术的应用与传统驱动方式相比较可提升电机工作效率5%-15%,减少空载损耗,预计年节电量超过30万度,同时有效解决皮带机重载启动时的打滑打转问题,延长轴承寿命,降低停机维护频次,提升效能。2025年,该公司还持续完善了零碳矿山协同管理平台,四大抓手的成效和数据监测一目了然。
“今年,我们还会结合AI智能场景的应用,实现后台数据的智能分析。”节能环保科科长牛华雷介绍说。“零碳矿山”的创建需要全公司上下员工的共同参与。今年,该公司还着眼全员“零碳”思想的提升,制作了宣传排版,在矿区大力宣传。节能环保科积极解读创建政策,邀请权威专家到公司开展讲座培训,营造“零碳矿山”创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