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山煤电牢固树立“开源节流”工作思路,按照“最大的浪费在井下,井下最大的浪费在设计”的工作理念,聚焦生产系统核心环节,坚持以打基础、利长远为目标,加速推进“一优三减”工作,在优化顶层设计、减少准备巷道工程量、降低采面安拆频次等方面持续发力,有效降低了生产系统维护成本与能源消耗。
“一优三减”举措的实施,既能实现矿井大系统的瘦身集约、精干高效,又能减少井下工程量、节约生产资金、提高资源回收率。西山煤电通过积极挖掘采区规划的提质优化空间,结合矿井地质赋存特点,合理规划大工作面、大采区。上半年,13座矿井实现“一井一面”生产模式,7座矿井实现“一井两面”生产模式,4座矿井实现“一井三面”生产模式;成功构建大工作面3个,封闭闲置采区4个,封闭冗余巷道6577米,巷道断面面积最大缩小幅度达22%。此举有效减少了施工成本,节约了主材投入,增加了可采储量27.7万吨。
西山煤电围绕“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工作目标,以“实用、有用、管用”为导向,持续深化“四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矿井现代化技术装备水平。重点应用了无煤柱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柔性网收尾、盾构机应用等13项技术工艺。其中,无煤柱沿空留巷工艺自2016年开始应用,截至目前已在26个工作面推广实施,合计留巷2.8万米,复用巷道2万多米,多回收煤柱170.6万吨。该公司通过运用无煤柱技术,不仅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缓解了矿井采掘衔接紧张问题,还降低了吨煤成本,增强了矿井盈利能力。
此外,正在推进的屯兰矿盾构机项目也成效显著。与传统炮掘工艺相比,盾构机施工效率提高了7—8倍,工效提高3.8倍;与机掘工艺相比,效率提高了3—4倍,工效提高2.6倍。在施工周期方面,盾构机施工一条巷道仅需30个月,较炮掘工艺缩短114个月,较岩巷机掘工艺缩短42个月。这为瓦斯治理和首采工作面抽掘采衔接预留了充足时间,且不影响9号煤的工作面布置,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
西山煤电坚持以正规循环作业把握生产节奏,通过大力推进“一优三减”和引深“四新”技术应用双轮驱动,实现稳产提效。全员效率、单产、原煤工效等指标均实现提升,助推企业向“安全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生产”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