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对设备内部结构一知半解,现在对照实物讲解,就像为每个工种的职工定制了专属成长‘小灶’,培训不再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提升技能,效果超赞!”学员们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华晋焦煤沙曲一矿持续聚焦职工素质提升,通过精准授课、实操教学和数智赋能等多种方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能筑基。
精准滴灌,量身定制“培训餐”
为解决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效果不佳等问题,沙曲一矿摒弃“一刀切”的培训模式,将精准调研作为突破口。通过问卷、座谈、岗位走访等形式广泛收集意见,科学设计培训“套餐”与“路线图”,帮助干部职工快速“充电”。
依据岗位需求和员工技能现状,沙曲一矿联合安全、生产、技术等多部门,重点围绕采、掘、测、机、运、通等九大专业核心业务,制定差异化课程体系,采取“专题+名师带高徒”模式,邀请业内名师、安全专家、技术能手授课,助力职工向“行家里手”转变。
同时,沙曲一矿建立“一期一档”“一人一档”素质提升档案,跟踪职工成长轨迹,定期组织技能考核,检验培训成效,推动职工学出成果、练强本领。
今年4月,矿井还制定《青年人才培养授课实施方案》,搭建青年人才技术交流、经验分享、问题探讨的平台,形成以讲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
“截至8月底,矿井累计开展安全培训344期,参训4800余人次;专题培训97期,参训3600余人次;青年人才培养授课43期,参与790余人次……”职工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康文龙说。
实操教学,织密实战“防护网”
针对传统“说教式”教学不具象、职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矿井深入分析安全形势与事故原因,转变培训方式,加大实操教学比例,解决课堂与井下实际脱节的问题。
聚焦职工实际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将培训从教室移至现场,由各区部管理人员、班组长、技术骨干等深入现场讲解理论及操作要点,通过手把手教学,让职工熟悉流程、规范操作,实现“现场操作、直观教学、模拟故障、动手处理”一体化互动,确保实操培训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沙曲一矿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虚拟仿真机电智能培训系统等平台作用,围绕关键工序、设备维修、技术创新等重点,分级分类开展现场实操培训12场,覆盖600余人次,培养出大批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为矿井技术革新和生产攻坚提供坚实支撑。
数智赋能,注入科技“催化剂”
如何让安全警示教育更新颖有效?“说万遍不如体验一次。以后一定严格按章操作,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沙曲一矿“三违”帮教活动现场,参训人员头戴VR设备,沉浸式体验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场景。
为突破传统安全培训“纸上谈兵”的局限,年初沙曲一矿引入VR体验与可视化教学系统,提升培训“软实力”。这种“虚拟仿真+三维动画”新模式,将安全生产知识可视化、立体化,把职工从教室带入“生产现场”,以科技感营造沉浸式体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形成“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的良性循环。智能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投运以来,已分批开展VR安全培训3期,覆盖120余人次。
同时,充分借助矿安益、链工宝等线上学习平台,职工可根据需求和时间自主选择课程,有效缓解工学矛盾,实现培训资源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下一步,沙曲一矿将持续完善培训体系、优化培训方式,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耕培训沃土,推动职工教育培训向精准化、高效化迈进,为矿井安全高效发展锻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骨干队伍。